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4)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代码):应用统计(0252)
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专业特色
1.专业特色。适应数据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统计硕士的培养以现代统计理论和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体现统计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统计师、精算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等已成为应用统计硕士的代表性职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般包括:金融统计和风险管理、经济社会统计、工业统计、生物医学及公共卫生统计、大数据分析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方向。应用统计硕士培养单位应选择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
二、师资队伍
2.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15人,外聘行业教师不少于5人。
3.人员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60%,45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应用统计教育和研究背景的教学人员不低于6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学人员不低于40%。外聘行业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低于50%,外聘行业教师在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科研部门、调查或数据公司、互联网公司、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和机构从业时间不少于8年。
4.骨干教师。至少有3位骨干教师,均应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在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与应用统计相关的学科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或近5年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并且均具有2年及以上在相关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或在其他单位招收培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经历。
三、人才培养
5.课程与教学。至少有应用统计相关本科专业2个,并有5届及以上的毕业生,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不少于150人。能够依据《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和《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紧密围绕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并能采用课程讲授、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调研等教学方式,有完整的课程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
6.培养质量。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在获得奖励和荣誉、发表论文、参与应用统计相关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且获得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近5年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7.科研水平。近5年,专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20项及以上,到账总经费200万元及以上,或师均科研到账经费不少于8万元;获得各类科研奖励(含行业获奖)10项及以上,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行业分析、咨询报告等应用成果不少于50项。
8.实践教学。在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专业方向课程方面,具有符合应用统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拟办学方向至少能为研究生开设2门案例教学课程,外聘行(企)业人员参与的相关案例教学课程不少于2门;拟办学方向与经济、社会、金融保险、管理、质量控制、教育、体育、新闻、法律、文化旅游、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等机构组织、企业组织、事业单位有紧密的合作。
9.支撑条件。能够为应用统计硕士培养提供专用教室及计算机房、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条件。应用统计硕士核心课程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有足够数量的统计及相关领域专业图书资料,以及实际统计应用案例。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具有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贷制度。